由于儲存不當真菌數(shù)量增加導致家禽飼料生物變質是一個主要問題
1、簡介
谷物在收獲時和儲存不當期間可能會被真菌群落定殖。霉菌侵擾會降低谷物產品的質量和數(shù)量。食物和飼料被產毒真菌和霉菌毒素污染是一個對農業(yè)經(jīng)濟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對人類和動物都有不利影響。
濕度和溫度是飼料原料和儲存成品安全的關鍵環(huán)境決定因素;飼料儲存不當不可避免地導致最終混合飼料的真菌污染和霉菌毒素的產生,霉菌毒素通常作為家禽飼料原料中的天然污染物被發(fā)現(xiàn)。
家禽極易感染由黃曲霉毒素(AF)和赭曲霉毒素A(OTA)。AF和OTA是幾種真菌產生的一組次級代謝產物的主要成分。Aspergillus、Penicillium、Fusarium和Alternaria是食品和飼料中真菌污染物的主要屬。在這些真菌中,有Penicillium、Penicilliumchrysogenum、Penicilliu citrinum、Penicillium expansum、Penicillium verrucosum和Penicillium rubrum是最普遍的物種,它們會產生多種霉菌毒素,例如 OTA、桔霉素、棒曲霉素、麥考酚酸和灰黃霉素,影響動物和人類健康。據(jù)報道,兩種青霉菌 P. verrucosum和Penicillium nordicum可產生 OTA。
近來,由于對家禽業(yè)的不利影響,飼料中存在的產生 OTA 的青霉菌種類變得越來越重要。赭曲霉毒素 A 因其腎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和免疫抑制特性而受到廣泛關注。據(jù)報道,谷物和谷物食品中的赭曲霉毒素 A 與雞腎病有關。因此,需要在食品和飼料使用前對其進行 OTA 檢測。青霉霉菌毒素的毒性需要低檢測限 (5 ng/g)。
2、材料和方法(略)
3、結果與討論(略)
4、結論
不同的相對濕度條件對產生霉菌毒素的青霉菌發(fā)生率的影響和生化變化有利于 OTA 的產生。還需要其他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水分活度和延長的儲存期,以獲取實際的 OTA 生產水平并定期量化,并評估飼料和原料中的P. verrucosum和P. nordicum污染。
所有相對濕度都會影響16種青霉菌,污染率各不相同。青霉菌產生不同的霉菌毒素,其中以赭曲霉毒素 A (OTA) 為主。
飼料中的 OTA 產量隨著相對濕度R H的增加和儲存時間的增加而增加。
R H下存儲的飼料在90%和100%的條件下,貯藏期第4個月OTA產量分別達到最大值16.19和20.45 μg/g,而RH在50 %和70%時OTA產量逐漸增加,第6個月分別達到最大值11.37和14.48 μg/g的存儲。
貯藏4個月時所有RH下酚和還原糖含量最高,RH為70 %和90%時最高,而飼料中蛋白質、游離氨基酸含量先下降后上升。
總之,相對濕度對家禽飼料的生物變質和青霉菌產生的赭曲霉毒素 A( OTA) 起著重要作用。
來源:雞保姆,中南山 編譯整理 ,標題有改動,原標題《相對濕度對飼料生物變質和赭曲霉毒素 A 的影響》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