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病毒性疾病免疫的六大誤區(qū)

2019-01-15來源:雞病專業(yè)網分享文章編輯:靈兒[點擊復制網址]

  隨著蛋雞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養(yǎng)殖朋友們的養(yǎng)殖水平也有所提升,但在實際蛋雞生產過程中,對蛋雞病毒性疾病免疫的認知還有一定誤區(qū)。下面分享一下幾點自己的經驗。

  誤區(qū)一

  有人認為疫苗免疫后就“萬事大吉”了,基本不做抗體檢測,不評價雞群抗體是否能有效抵抗病毒攻擊。檢測抗體后僅看平均數,無視抗體均勻度,其實雞群發(fā)病恰恰是抗體不均勻導致的,抗病水平低的雞容易感染發(fā)病,部分雞發(fā)病后,病情逐步蔓延,最終導致全群發(fā)病。

  誤區(qū)二

  過度在意疫苗價格,只顧控制免疫成本。一定要選擇有效產品,結合抗體檢測,科學免疫才是控制成本之道,能解決問題的產品才是最便宜的產品,能解決問題的方案才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誤區(qū)三

  首免、二免和再次免疫使用不同毒株的疫苗,總認為多使用幾個毒株保護率會好些,其實反之,抗體需要重復免疫才能顯著提高。比如我們的孩子一出生就接種乙肝疫苗,然后在一個月和半年后使用同樣的疫苗重復免疫才能產生有效的抗體。

  誤區(qū)四

  大部分人認為溫度高病毒性疾病不再發(fā)生,所以很多人放松了夏天的疫苗免疫,通過大量實驗室數據分析發(fā)現,夏天病毒性疾病依然流行,只不過是比冬春季節(jié)輕而已。假如夏季不重視補免,雞群抗體水平低,加強熱應激影響,雞群長時間采食量不足,營養(yǎng)匱乏,等秋天來臨后,晝夜溫差加大,病毒性疾病隨之流行,這既是秋冬季疾病高發(fā)原因,因此夏季免疫不可放松。

  誤區(qū)五

  不了解凍干苗和油苗的作用,免疫程序設置不合理。在此介紹一下疫苗的不同作用。凍干苗免疫后主要產生局部黏膜抗體,嗜呼吸道的病毒(新城疫、傳支等)疫苗接觸到上呼吸道黏膜,刺激呼吸道黏膜產生細胞免疫,生成局部黏膜抗體,能阻止該類病毒感染,就像國防部隊阻止外敵侵入一樣,因此凍干苗噴霧免疫效果最好,點眼免疫其次,飲水免疫最差。油苗通過注射,抗原緩慢釋放,主要產生體液抗體,即我們經常檢測的抗體,是抗疾病感染的主力,考慮到油苗注射造成的應激反應和疫苗吸收問題,油苗最好的免疫方法是頸部皮下注射,應激反應小且吸收快,胸肌注射應激反應大,且不容易吸收,腿肌注射效果最差,應激反應最大,不利于雞群健康。另外,油苗注射前要用溫水預溫,使疫苗溫度升至35-38度最適宜,綜上所述,凍干苗和油苗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需要聯(lián)合免疫。

  誤區(qū)六

  認為免疫完疫苗后就會產生抗體,其實不然,拿新城疫為例,比如7日齡免疫完抗體根本沒有提升,反而還在下降,只是減緩了母源抗體的下降,21日齡抗體下降至4左右(發(fā)病臨界值)。此時免疫為最佳時機,此后抗體緩緩上升,不過上升幅度不大,一般在5-6,一直延續(xù)到45日齡左右,因此35日齡到45日齡的雞需要精心照顧,否則會出現問題,此時一旦發(fā)病既是典型病例,45日齡后抗體才會大幅度上升,這即是抗體的生成規(guī)律。


◆雞病專業(yè)網——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