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知識(柴胡)
一、類別:
解表藥
二、別名:
柴草、北柴胡、紅柴胡、硬柴胡、軟柴胡
三、藥用部位:
根
四、藥材性狀:北柴胡:
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cm,直徑0.3~0.8cm。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個莖基或短纖維狀葉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南柴胡: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shù)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細密環(huán)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五、栽培要點:
宜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夾沙土或壤土種植為宜。鹽堿地以及粘重排水不暢的地塊不宜種植。用種子繁殖。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
六、產(chǎn)地:
遼寧、甘肅、河北
七、采收加工:
播種后2~3年采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莖、葉及泥沙,干燥。
八、地道沿革:
原名茈胡,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名醫(yī)別錄》云:“生弘農(nóng)川谷及冤句。”《本草圖經(jīng)》云:“今關陜、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堅硬,微有細線。葉似竹葉而稍緊小,亦有似斜蒿者,亦有似麥門冬葉而短者。七月開黃花,根淡赤色,似前胡而強。”《本草綱目》云:“北地所產(chǎn)者亦如前胡而軟,今人謂之北柴胡是也,入藥亦良,南土所產(chǎn)者不似前胡,正如蒿根,強硬不堪使用。其苗有如韭葉者、竹葉者,以竹葉者為勝。其如邪蒿者最下也。”《藥物出產(chǎn)辨》云:“產(chǎn)湖北襄陽、鄖陽各屬、紫荊關,馬山口等為上。”現(xiàn)今,北柴胡主產(chǎn)于河北、遼寧、河南等北部地區(qū)。南柴胡主產(chǎn)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區(qū)。
九、性味歸經(jīng):
微寒;苦;歸肝、膽經(jīng)
十、功能主治:
和表解里,疏肝,升陽。用于感冒發(fā)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子宮脫垂,脫肛。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