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不僅在消化吸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且是機體的重要免疫屏障,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機體大概80%的免疫球蛋白與60%的免疫細胞位于消化道,并行使功能。腸道健康水平?jīng)Q定著機體的健康狀況。
一、脂溶性維生素對腸道結構和腸道菌群的影響
1.1維生素A
VA具有保護上皮組織(皮膚和黏膜)的健全與完整、促進黏膜和皮膚的發(fā)育與再生、促進結締組織中黏多糖的合成、維護細胞膜和細胞器膜(線粒體、溶酶體)結構的完整等功能。當維生素A不足時,黏多糖的合成受阻,引起上皮組織干燥和過度角質化,使上皮組織易被細菌感染而產(chǎn)生一系列的繼發(fā)病變,尤其是對眼、呼吸道、消化道、泌尿及生殖器官的影響最為明顯。
動物早期小腸發(fā)育很快,因此這個階段需要充分的供應維生素A。腸道生長過程中,腸絨毛體積、隱窩深度和腸黏膜酶活力增加,這些變化初期是通過細胞增生達到,后期則是由于細胞增大產(chǎn)生。腸道細胞快速生長和成熟期對維生素A缺乏十分敏感。
VA還在粘液的產(chǎn)生中發(fā)揮作用,保護腸道免受有害細菌的侵害,缺乏VA會導致有害細菌增加,有益細菌減少。
1.2 維生素D
補充維生素D已被證明可以改善腸道屏障功能并減少腸道炎癥。在腸上皮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均有維生素D受體(VDR)和 1α-羥化酶(CYP27B1)的表達,維生素D能在這些細胞中直接轉化為活性形式1,25-(OH)-D3,與其表達 VDR 結合產(chǎn)生生理作用。
動物研究顯示,維生素D缺乏小鼠結腸中的細菌載量是對照組的50倍。研究顯示1,25-(OH)2D3與鈣劑能抵御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IBD)的發(fā)展,這些結果說明維生素 D缺乏可能破壞腸道菌群平衡,繼而觸發(fā)了IBD的進展。
體外研究表明:維生素D還能刺激巨噬細胞產(chǎn)生抗菌肽,抵御腸腔內(nèi)的微生物;1,25-(OH) - D3與 VDR 復合物能抑制上皮屏障孔道形成,維護腸道通透性。
VA還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幫助減少腸道炎癥。1,25-(OH) D3能增強上皮損傷后的重建。
1.3維生素E和維生素K
VE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可以保護腸道免受氧化應激的傷害,這種傷害會損傷細胞并導致慢性疾病,缺乏維生素E與腸道炎癥增加和IBD風險更高相關。
VK對血液凝固和骨骼健康非常重要,但它也在調節(jié)腸道結構方面發(fā)揮作用,已經(jīng)證明,維生素K可以增加有益菌(如雙歧桿菌和乳酸菌)的產(chǎn)生。
二、B族維生素對腸道結構和腸道菌群的影響。
維生素B1(VB1):在鈉離子滲透機制中,硫胺素有催化活性,可維持細胞膜的健康。同時VB1對腸道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肌肉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它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食物在腸道中正常運動,從而有利于腸道菌群的平衡。
維生素B2(VB2):18種酶的輔酶,參與體內(nèi)糖類、脂類和氨基酸的新陳代謝,缺乏首先表現(xiàn)在細胞周轉較快的組織中,如皮膚和上皮。VB2可以促進腸道上皮細胞的生長和修復,并且可以增強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這有助于防止有害細菌侵入腸道,并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Stefan 等研究表明,維生素B2對近端結腸癌癥有抑制作用。Gianguido 等研究表明,VB2對腸道組織有顯著影響,使腸道吸收面積加大,從而有利于機體吸收各種營養(yǎng)物質,促進機體營養(yǎng)代謝和生長發(fā)育。Olkowski 等研究表明,VB2能促進肉雞腸道組織發(fā)育,提高腸道吸收能力,當VB2缺乏時,引起各種黏膜炎癥。Williams 等研究表,雛雞采食缺乏VB2飼糧大約1周后,繼生長緩慢之后發(fā)生腹瀉,而腹瀉是微生物入侵造成腸炎導致黏膜受損的表現(xiàn)。
維生素B12(VB12):因其含有鈷,又名鈷胺素,可以與胃粘膜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內(nèi)因子結合參與某些變位反應和甲基轉移反應。促進紅細胞的形成和脂肪的代謝,保肝護膽促腸道。
維生素B6(吡哆醇):對于合成神經(jīng)遞質和激素非常重要,這些物質可以影響腸道菌群的平衡。此外,它還可以促進腸道運動和消化酶的分泌,從而有利于腸道菌群的平衡。
葉酸是DNA合成所必需的,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上皮細胞的生長和修復。
總之,維生素營養(yǎng)對于維護腸道微生物群健康至關重要。足夠的維生素攝入可以促進腸道功能,而缺乏則會導致菌群失調和增加與腸道有關的疾病風險。因此,在腸道健康風險增加時額外補充維生素是非常必要的。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