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
與其它的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相同,替米考星主要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而起作用。通過與50S核糖體亞單位可逆性結合,抑制移位酶活性,影響核糖體的位移過程,阻礙肽鏈的延長和蛋白質的合成,屬于生長期抑菌劑。當藥物濃度為最小抑菌濃度的4倍以上時,替米考星具有殺菌作用。
2、與機體免疫系統(tǒng)協(xié)同作用
科學研究發(fā)現,替米考星可通過以下三種途徑與機體的自然免疫系統(tǒng)協(xié)同作用,強強聯合。(1) 在吞噬細胞中靶向聚集;(2)伴隨吞噬細胞向感染部位趨化性轉移;(3)替米考星從吞噬細胞中釋放后殺菌。
替米考星在體內的生物學分布具有高度的靶向聚集性。研究發(fā)現:替米考星在肺臟中的濃度是血清中濃度的10倍以上,在嗜中性粒細胞中的濃度是血清中濃度的40倍以上;在巨噬細胞內的濃度是細胞外濃度的50~75倍。Scorneaux 等學者發(fā)現體內51%~85%的替米考星可靶向聚集于巨噬細胞的溶酶體中。也就是說,當替米考星進入體內后,會迅速聚集于肺部,特別是肺部的巨噬細胞內。替米考星的靶向聚集性可能與pH值有關,其分子結構中有兩個堿性的氨基基團,使其容易在酸性的巨噬細胞溶酶體中聚集。
聚集于肺泡巨噬細胞的替米考星可與巨噬細胞協(xié)同作用。在正常狀態(tài)下,肺泡巨噬細胞將細菌、支原體等吞噬后形成吞噬小體,然后與溶酶體融合,依靠溶酶體中的溶菌酶消滅病原體,但此機制常無法將全部病原殺滅。當替米考星存在時,吞噬小體與溶酶體融合后,病原體將在溶菌酶與替米考星的抗菌性的“雙重所用”下被消滅,殺菌作用顯著增強。替米考星不但可在豬巨噬細胞內聚集,還能在其內維持一定的時間,體外研究表明,當細胞外的替米考星已代謝完畢時,嗜中性粒細胞與巨噬細胞中的替米考星最少還能維持4小時。這也就意味著,在血清中的替米考星代謝完畢后,吞噬細胞內仍可存在有效濃度的替米考星,并對病原菌起作用。這可能是替米考星抗菌后效應的原因之一。Scorneaux等人還發(fā)現,替米考星還能增強巨噬細胞溶菌酶的產生量,從而增強巨噬細胞的殺菌能力。
此外,替米考星可能會影響病原體對細胞的黏附作用。Thacker等人證實,高濃度的替米考星(2ug/L)能夠抑制肺炎支原體對纖毛上皮細胞的粘附作用,但具體的機理尚未被完全清楚。
3、誘導嗜中性粒細胞凋亡與抗炎特性
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表明:替米考星具有抗炎作用。體內研究表明替米考星能夠誘導感染支原體的牛肺臟嗜中性粒細胞發(fā)生凋亡,從而具有抗炎效應。這種效應與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的促炎性因子B4(LTB4)的減少有關。體外試驗表明,無論是否有細菌的存在,替米考星都能誘導嗜中性粒細胞發(fā)生凋亡,在同樣的試驗條件下,其它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噻呋、土霉素等均無誘導嗜中性粒細胞凋亡的特性。另外一項研究發(fā)現[14],替米考星也可以誘導感染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豬產生促進細胞凋亡及抗炎的效果。圖2中大體描述了替米考星的此項特性,但其具體的作用機理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4、替米考星的抗菌后效應
目前已有多項體外試驗研究發(fā)現:替米考星對巴氏桿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鏈球菌等具有顯著的抗菌后效應。且替米靠性考星的抗菌后效應比泰樂菌素與阿普拉霉素要強,當以8倍于MIC的替米考星作用于巴氏桿菌與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時,替米考星的抗菌后效應可長達8小時。
圖中替米考星誘導嗜中性粒細胞凋亡(程序性細胞死亡:PCD),減少嗜中性粒細胞壞亡所造成的組織破壞,具有抗炎特性。
5、替米考星對藍耳病毒復制的影響
替米考星可靶向聚集于肺泡巨噬細胞,而肺泡巨噬細胞也是藍耳病毒的主要宿主細胞。多項研究表明:替米考星對藍耳病病毒的復制具有抑制作用。Yijun Du等人發(fā)現替米考星可抑制豬肺泡巨噬細胞中的1型與2型藍耳病毒復制。使1型藍耳病毒的復制降低為1/43,而2型藍耳病毒的復制降低為1/14,替米考星對1型藍耳病毒的作用更強。
Molitor等人發(fā)現:替米考星可劑量依賴性的抑制藍耳病毒的復制。替米考星單獨作用于藍耳病毒時,對藍耳病病毒的活性沒有任何影響,但肺泡巨噬細胞與替米考星先作用后,再接種藍耳病病毒時,藍耳病病毒的復制將被影響,且具有劑量依賴性。
研究還證實,當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和豬2型圓環(huán)病毒同時感染時能減少豬體內巨噬細胞的數量,同時降低其免疫功能,而這時投給替米考星,則會協(xié)助巨噬細胞使其免疫功能接近正常。
上述體外試驗均證明:替米考星可能被用于藍耳病的預防或早期防控。
6、替米考星對繼發(fā)性肺炎的作用
(1)副豬嗜血桿菌病
目前多個國家將替米考星預混劑注冊用于副豬嗜血桿菌的防控與治療。2007年10月美國禮來公司的泰勇®(20%的磷酸鹽替米考星)在加拿大成功注冊用于副豬嗜血桿菌的控制,而至今依然是加拿大唯一一種被批準用于副豬嗜血桿菌控制的飼料預混劑。
體外抑菌試驗證明:替米考星對副豬嗜血桿菌的最小抑菌濃度≤1 mg/mL,對中國本地分離的110株副豬嗜血桿菌100%敏感。MacInnes等人[23]對藍耳陽性穩(wěn)定的保育豬群(23~26日齡),人工氣霧感染5型副豬嗜血桿菌,攻毒8天后,未加藥組100%(25/25)出現典型副豬臨床癥狀或死亡,而攻毒前1周添加200g/T飼料替米考星組僅有48%(13/27)出現臨床癥狀,添加400g/T飼料替米考星組僅有15%(4/27)出現臨床癥狀,飼料中添加替米考星顯著降低了保育豬副豬嗜血桿菌的感染。
(2)傳染性胸膜肺炎
我國已經注冊批準將替米考星用于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體外試驗證實:替米考星對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最小抑菌濃度為8 mg/mL,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對替米考星敏感。G Hoflack等人對比了的替米考星(400 mg/kg 飼料,拌料使用)與長效土霉素(20 mg/kg體重,肌肉注射)在治療臨床發(fā)病的傳染性胸膜肺炎時的效果發(fā)現:與長效土霉素相比,替米考星組的新增病例顯著減少,豬只日增重與料肉比均有顯著的改善,治療效果優(yōu)于注射土霉素。G.S. Allison等人報道,對生長育肥豬全群使用300 mg/kg飼料的替米考星可凈化豬群的傳染性胸膜肺炎。但N. Fittipaldi等人發(fā)現,對傳染性胸膜肺炎陽性的豬群以400 mg/kg飼料的劑量連續(xù)添加替米考星(泰勇®)30天,可使扁桃體表面的沖洗液達到胸膜肺炎放線桿菌PCR檢測陰性,但無法確保扁桃體深層組織內也是APPPCR檢測陰性。是否能夠使用替米考星作傳染性胸膜肺炎的全群凈化尚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3)支原體肺炎
因肺炎支原體的分離培養(yǎng)較困難,關于替米考星對肺炎支原體的體外最小抑菌濃度的研究也相對較少。J. Vicca等人試驗,替米考星對肺炎支原體的最小抑菌濃度為0.25~0.5mg/L,其對臨床分離的21株肺炎支原體,僅1株表現為耐藥,而恩諾沙星對這21株肺炎支原體耐藥較嚴重,說明替米考星對肺炎支原體尚未出現耐藥性的擔憂。
(4)其它細菌性肺炎
體內外的試驗表明:替米考星對巴氏桿菌的效果確實(MIC90≤ 6.25 μg/mL),而對豬鏈球菌(MIC90>128 mg/ml)與敗血型沙門氏菌的效果不佳。Henk報道,替米考星對鏈球菌是否敏感性與鏈球菌的血清型相關。因而對于混發(fā)有豬鏈球菌或敗血型沙門氏菌的病例,在選用替米考星時需要謹慎或與其它敏感藥物配伍使用。
7、替米考星在藍耳病防控上的應用
研究已表明替米考星在抑制藍耳病毒復制的同時并不會影響豬只針對藍耳病毒的抗體反應。在藍耳病爆發(fā)后投喂替米考星,一方面可以防止繼發(fā)性細菌性肺炎,另一方面可以抑制藍耳病毒的復制,緩解臨床癥狀。目前已有很多篇關于替米考星用于后備母豬、懷孕母豬及保育仔豬進行藍耳病防控的報道。
(1)在后備母豬藍耳病防控上的應用
替米考星用于隔離檢疫階段的后備豬群,可降低PRRS病毒同群感染的風險。丹麥學者Elvstroem等人報道[30],丹麥某豬場對引進的12周齡的藍耳病陰性的后備母豬在隔離檢疫欄全群同期自然感染PRRS病毒,并同時使用替米考星(泰勇®,美國禮來公司)200mg/kg飼料連續(xù)用藥7天,以控制臨床癥狀,但豬群同時建立對PRRS的免疫力。確保后備母豬在配種前藍耳呈陽性穩(wěn)定狀態(tài)。6個月后,該群所產仔豬具有藍耳病母源抗體,但不攜帶藍耳病毒。斷奶仔豬的死亡率降至1.8%,而平均日增重升至505g。
(2)在基礎母豬藍耳病防控上的應用
在爆發(fā)藍耳病的母豬群,聯合使用藍耳病毒陽性血清注射與替米考星給藥的策略。加拿大獸醫(yī)學者M Misener等人報道,在一個1690頭母豬的豬場爆發(fā)藍耳病后,母豬群按照10 mg/kg體重連續(xù)使用替米考星14天,給藥4天后,用1:50稀釋的藍耳病毒陽性血清注射感染。結果表明,未干預組母豬流產率為33.5%,死亡率10.9%;而干預組流產率為4.8%,死亡率為0.5%。此方案的投入產出比為1:4.4。
(3) 在保育豬藍耳病防控上的應用
替米考星對爆發(fā)藍耳病的保育豬的治療與干預效果也得到了實踐證實。Molitor等人發(fā)現飼料中添加400mg/kg的替米考星可改善藍耳病所致的保育豬的淋巴結腫大、肺脹損傷及病毒血癥等。美國學者David等人利用400mg/kg的替米考星拌料治療人工感染藍耳病的保育豬,結果發(fā)現:與未給藥感染組相比,給藥感染組的肺組織與血清樣本的病毒陽性率較低,血清中病毒的滴度也顯著的降低(P<0.05),臨床癥狀與體增重均有所改善。
從2004~2008年, Zvonimir等人對加拿大規(guī)模化豬場藍耳病爆發(fā)后所采取的防控策略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a.對發(fā)病個體或豬群進行治療以減緩臨床癥狀,使藍耳病在豬群自然發(fā)展并轉歸(占28%);b.采用商品化疫苗對全群進行緊急免疫(占8%)或利用康復豬只的自然野毒對母豬群進行同群感染(占24%);c.在藍耳病爆發(fā)后立即利用替米考星(美國禮來公司,泰勇®預混劑)全群給藥四周,同時采用(占12%)或不采用(占28%)藍耳病毒進行全群感染。由此可知,在加拿大藍耳病爆發(fā)時,有40%豬場會采用替米考星進行干預。此外, Zvonimir等人還從2004年~2010年間對這三種藍耳病爆發(fā)時的干預措施作了為期6年的經濟效益分析。結果表明:與未采取任何干預措施的豬場相比,使用藍耳病毒全群同期感染的豬場平均每頭母豬的收益多20加元。而在藍耳病爆發(fā)后立即向妊娠母豬飼料中添加替米考星(泰勇®預混劑)的豬場每頭母豬平均收益多55加元。說明在藍耳病爆發(fā)時,利用替米考星干預方案是高投入高產出的。
8、總結
因替米考星對呼吸系統(tǒng)的多種病原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已經廣泛的應用于豬呼吸系統(tǒng)綜合征(PRDC)的防控,但在現場使用時也存在一些誤區(qū)。首先,替米考星對呼吸系統(tǒng)的大部分病原菌是敏感的,但其也不是萬能的,如:其對沙門氏菌、鏈球菌的效果相對較弱,良好的防控效果建立在正確的診斷之上,選擇正確的藥物進行配伍使用;其次,農業(yè)部注冊的替米考星的使用劑量為200~400mg/kg飼料,連續(xù)使用7~14天。但很多規(guī)?;i場正在低劑量(比如:50mg/kg或100mg/kg飼料)使用替米考星用于疫病的防控,會促進替米考星耐藥性的產生;再次,替米考星的注射劑對豬只具有潛在的腎毒性,但我國目前很多豬場正在使用替米考星注射液。最后,替米考星的適口性問題。目前國內外已有多家替米考星制劑上市,但絕大多數為粉劑,苦味過重,無法按藥典上推薦劑量(200~400g/噸飼料,按照替米考星有效物質計算)使用,嚴重影響豬只的采食量。
一周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