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滅活疫苗(H9)不同免疫途徑免疫效果的比較

2012-03-14來源:《中國禽業(yè)導刊》文章編輯:國林 趙全興 李梅 評論:[點擊復制網(wǎng)址]
|

  作者:國林 趙全興 李梅 馬建平 楊欣欣 汪冉 刁有祥

  前言: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病。禽類感染后表現(xiàn)為呼吸道癥狀、食欲減少、急性高度致死性。自1878年AI首次在意大利流行以來,蔓延迅速,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均相繼有AI發(fā)生的記錄和報道,每一次嚴重暴發(fā)都給養(yǎng)禽業(yè)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禽流感沒有特效的藥物治療,因此疫苗免疫是控制本病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探討禽流感滅活疫苗不同接種部位的防疫效果,篩選最佳的防疫途徑,以期指導生產(chǎn)實踐。

  一 材料與方法

  1 試驗動物

  1日齡健康海蘭褐蛋雞,購于泰安東岳種禽有限公司。

  2 試驗材料

  96孔V型微量反應(yīng)板、移液器、生理鹽水、1%雞紅細胞懸液。禽流感H9亞型血凝抑制試驗抗原由中國科學院提供;禽流感滅活疫苗(H9亞型)購于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3 試驗動物的赴理

  600只健康海蘭褐蛋雞根據(jù)不同免疫途徑隨機分為A、B、C、D、E五組,每組120只。A組為空白對照、B組為頸部皮下注射、C組為胸部肌肉注射、D組為翅根部肌肉注射、E組為腿部肌肉注射。在45曰齡、95日齡分別注射禽流感滅活疫苗(H9)0.5mL。試驗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下,采用同種飼料進行飼喂,同一免疫程序(表1)進行免疫預(yù)防,每隔3天隨機選取15只雞翅靜脈采血,分離血清,根據(jù)HI法撿測雞的抗體水平,根據(jù)平均值繪制抗體消減曲線。

  4 抗體水平檢測

  栗用血凝(HA)與血凝抑制試驗(HI)(《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技術(sh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8936-2003)。

  二 結(jié)果

  不同防疫部位下禽流感(H9)抗體滴度見圖1,

 
 

  45日齡免疫禽流感H9亞型疫苗后,D組(翅根部肌肉注射)抗體上升速度最快,57目齡達到階段性最高值,為8.2 log2,B組(頸部皮下注射)上升速度最慢,這主要因為肌肉注射,吸收速度比皮下注射快,產(chǎn)生抗體也較快,而皮下注射疫苗吸收緩慢而均勻,產(chǎn)生抗體比較慢;5772日齡,B、C、D、E組抗體水平基本一致,抗體曲線變化相吻合且抗體水平一直維持在61og2以上;72目齡以后,E組(腿部肌肉注射)抗體滴度平均值最高,且E組抗體滴度較其他組高0.5~2.0個滴度,B、C、D組抗體水平比較穩(wěn)定,均勻度也較好。


 

  三 討論

  通過45日齡、95目齡兩次禽流感滅活疫苗的免疫,由H9亞型抗體變化曲線可清楚看出腿肌注射效果最好,抗體滴度比頸部皮下、胸部肌肉、翅根部肌肉三種注射方式高;而頸部皮下、胸部肌肉、翅根部肌肉三種注射方式免疫效果基本一致。

  綜合分析整個試驗,腿部肌肉注射:禽流感滅活疫苗(H9N2亞型);頸部皮下注射:禽流感二價滅活疫苗(H5+H9)、重組禽流感病毒H5亞型二價滅活疫苗(HBNl,Re-4+Re-5株)、禽流感滅活疫苗(H9N2亞型);胸肌注射:禽流感滅活疫苗(H9N2亞型)、傳染性法氏囊炎卵黃抗體;翅根部肌肉注射:重組禽流感病毒H5亞型二價滅活疫苗(H5Nl,Re-4十Re-5株)、禽流感滅活疫苗(H9N2亞型)。由此可看出:除腿部肌肉外,其它防疫部位均注射兩種以上疫苗,而且每個部位吸收疫苗是有限的,防疫頻繁、疫苗劑量過大均會影響疫苗的吸收效果。這就提醒我們在實際操作中,要熟練掌握各種防疫手法,不能因為省時省力而每次都注射在同一部位,不利于疫苗的吸收,從而影響免疫效果。

  整個蛋雞的飼養(yǎng)過程中,疫苗免疫需作統(tǒng)籌的安排,盡量不要短期內(nèi)同一部位重復注射;同~部位油苗的注射應(yīng)低于3次。


◆雞病專業(yè)網(wǎng)——為行業(yè) 盡己任! 建于2005年 領(lǐng)先的行業(yè)新媒體服務(wù)提供商◆

免責聲明:
1、凡注明為其它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zhuǎn)載自其他媒體,轉(zhuǎn)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wǎng)對其真實性負責。
2、您若對該稿件內(nèi)容有任何疑問或質(zhì)疑,請即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迅速給您回應(yīng)并做處理。
3、我們努力做到報價信息參考價值最大化,對于報價同一地區(qū)可能存在一些浮動差異,建議實單實談商榷交易為準。